林溪第一次意识到不对劲,是在九月的一个午后。阳光透过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,
在她摊开的《宏观经济学》课本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,
像极了某本言情小说里反复出现的意象——而她,正扮演着那本小说里,最标准的恶毒女配。
“林溪,这里!”清脆的女声打断她的走神,苏晚晴抱着一摞专业书,笑靥如花地穿过书架,
在她对面坐下。苏晚晴是经济系的系花,
也是校园论坛“未名湖畔”票选的“最想交往女生”榜首,更是那本她“看过”的小说里,
绝对的女主角。按照“剧情”,林溪应该立刻堆起热情却带着点刻意亲昵的笑容,
凑过去帮她整理书本,然后状似无意地提起昨晚看到她和男主江熠在操场散步的事,
语气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嫉妒和试探。过去十八年,她确实是这么做的。她是林溪,家境优渥,
长相清秀,成绩中上,唯一的“人生目标”似乎就是围绕着江熠和苏晚晴打转。
江熠是她从高中就喜欢的男生,英俊、优秀,是老师口中的天之骄子;而苏晚晴,
是江熠注定要遇见的女主角,温柔、善良,总能在不经意间夺走所有目光,包括江熠的。
而她林溪,存在的意义好像就是为了给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制造一点小麻烦,
比如在社团活动中“不小心”弄脏苏晚晴的裙子,
或者在课堂讨论时“尖锐”地反驳江熠的观点,最后再被江熠冷淡地告诫“不要无理取闹”,
被苏晚晴“大度”地原谅,然后在周围人或同情或嘲讽的目光中,扮演那个黯然退场的配角。
“林溪?你发什么呆呀?”苏晚晴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晃,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,
今天的林溪好像有点不一样。往常这个时候,林溪的脸颊应该已经泛起红晕,
眼神里带着点讨好和紧张了。林溪猛地回神,指尖无意识地抠了抠课本边缘。刚才那一瞬间,
她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些碎片化的画面:穿着校服的自己在走廊里“偶遇”江熠时的刻意,
在学生会选举中“不小心”泄露苏晚晴演讲稿的慌乱,还有每次看到江熠对苏晚晴笑时,
心脏那阵熟悉的、名为“嫉妒”的钝痛——但奇怪的是,这些情绪之下,
似乎还藏着另一种更遥远的感觉,像是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电影。“没什么,
”林溪听见自己的声音响起,平静得连她自己都惊讶,“刚才在想一道题。
”她没有像往常一样追问苏晚晴和江熠的事,只是低下头,重新看向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公式。
阳光依旧温暖,但她忽然觉得有些刺眼。那些被设定好的情绪,
那些重复了无数次的“剧本”,像一层透明的茧,将她包裹在名为“林溪”的角色里,
而真正的“她”,似乎一直被困在茧的深处,从未醒来。“对了,”苏晚晴像是想起了什么,
语气轻快地说,“下周末社团有个露营活动,江熠说他也会去,你要不要一起?”来了。
林溪心里微微一动。按照“剧情”,这是她和苏晚晴关系“破裂”的导火索。
因为在露营活动中,她会“嫉妒”苏晚晴和江熠的亲近,故意在分组时制造矛盾,
最后被江熠当众指责“不懂事”,让苏晚晴难堪。以前的她,会因为江熠会去而立刻答应,
哪怕知道结局是难堪。但现在,林溪抬起头,迎上苏晚晴带着“期待”的目光——那期待里,
似乎也藏着一丝按捺不住的“剧情”预知。“不了,”林溪轻轻摇了摇头,
嘴角勾起一个礼貌的弧度,“我周末约了高中同学,可能去不了。
”苏晚晴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眼里的困惑更深了:“这样啊……那真可惜。
”林溪没有再说话,重新低下头看书。但这一次,她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有力地跳动着,
不是因为江熠,也不是因为苏晚晴,而是因为一种前所未有的、名为“自主”的情绪。茧,
好像裂开了一道缝。林溪决定不再按照“剧本”走的第一个周末,
没有去参加社团的露营活动,而是真的约了高中同学。她去了一家藏在老巷子里的画室,
那是她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,后来因为“要把精力放在江熠身上”,便渐渐疏远了。
拿起画笔的瞬间,颜料的气味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安心。她画下窗外斑驳的阳光,
画下墙角慵懒的猫,画下那些在“剧本”里从未出现过的、属于自己的小确幸。与此同时,
露营活动的“剧情”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据后来同社团的同学八卦,
苏晚晴在露营时“不小心”扭伤了脚踝,江熠寸步不离地照顾她,两人在篝火旁聊了很久,
气氛十分暧昧。而原本应该出现制造麻烦的林溪却缺席了,
这让所有等着看“女配笑话”的人都有些意外。“林溪,你真的没去啊?”周一上课,
同寝室的李薇凑过来,一脸好奇,“听说江熠和苏晚晴都快成了,你就不着急吗?
”以前的林溪,听到这话一定会心慌意乱,然后想方设法地去“挽回”。但现在,
林溪只是淡淡地笑了笑:“他们的事,和我有什么关系?”李薇愣住了,
像是不认识眼前的人:“你忘了你从高中就喜欢江熠了?
还说要追他到大学……”“以前不懂事,”林溪打断她,语气轻松,“现在觉得,
画画比追人有意思多了。”她拿出手机,给李薇看她周末画的画。
李薇看着屏幕上色彩明亮的猫咪,又看看林溪脸上真实的、不带任何“剧本”痕迹的笑容,
突然觉得,好像有什么东西真的不一样了。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林溪开始有意识地远离江熠和苏晚晴的“剧情圈”。上课时,她不再刻意坐在江熠附近,
而是选择靠窗的位置,认真听讲,做笔记。下课后,她会去画室,或者去图书馆看专业书,
甚至报名参加了一个编程兴趣班——那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,
因为“女生学编程没什么用”。她的变化,自然引起了江熠的注意。
这个一直被众多目光围绕的男生,第一次发现,
那个总是跟在他身后、眼神里带着怯怯仰慕的林溪,好像不见了。取而代之的,
是一个专注于自己世界,偶尔抬起头时,眼里带着自信光芒的女孩。一次专业课小组讨论,
林溪被分到了和江熠一组。这在以前,是她求之不得的机会。但现在,
她只是把他当作普通的组员。讨论过程中,江熠提出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方案,
其他组员纷纷附和,只有林溪皱着眉,
提出了不同的看法:“我觉得这个模型的假设条件太理想化了,
现实中可能会遇到这些变量……”她条理清晰地分析着,眼神明亮,语气坚定。江熠看着她,
第一次发现,这个女孩认真起来的样子,
和他印象中那个只会围着他和苏晚晴打转的“林溪”判若两人。“你的想法很新颖,
”讨论结束后,江熠难得主动开口,“以前……我好像没发现你这么擅长分析。
”林溪抬眼看他,语气平静:“可能以前你没注意过。”是啊,以前他的眼里只有苏晚晴,
自然看不到其他人和事。江熠心里莫名地掠过一丝异样。而这一切,
都被不远处的苏晚晴看在眼里。她发现,林溪不仅不再围着江熠转,甚至在某些方面,
展现出了让她都感到意外的才华。更让她不安的是,江熠看林溪的眼神,
似乎也多了一些她读不懂的东西。“剧本”好像开始偏离轨道了。苏晚晴隐隐感到一丝恐慌,
她必须做点什么,让一切回到“正轨”上来。苏晚晴选择的“剧情节点”,
是学校的迎新晚会。按照“剧本”,林溪会为了吸引江熠的注意,报名参加晚会表演,
却在舞台上因为紧张而失误,成为全场的笑柄,而苏晚晴则会作为主持人,优雅地化解尴尬,
赢得江熠的赞赏。往年的林溪,确实会为了那一点点渺茫的“可能性”而拼命准备。但今年,
林溪连报名表都没看一眼。她正忙着和编程兴趣班的同学一起,
开发一个简单的校园互助小程序。“林溪,你真的不参加晚会吗?听说江熠也会去当观众哦。
”苏晚晴找到正在机房敲代码的林溪,语气带着“关切”。林溪头也没抬:“不了,我很忙。
”“可是……”苏晚晴还想说什么,却被林溪打断:“苏晚晴,你不觉得很奇怪吗?”“嗯?
”苏晚晴一愣。“你总是问我关于江熠的事,”林溪停下手中的键盘,抬起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