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 <<<<

我懂了,他的意思是我懂得协调人际关系。

回想起来,顾沉总在团队会议上称赞我这种能力,比如上周项目讨论时,小王和小李为分工争执不休,我及时介入,让大家冷静下来重新分配任务,避免了僵局。

一群高智商的年轻人凑在一起,难免互不服气,有分歧很正常。

闹得不欢而散也不是没有,就像上次季度评审,技术组和设计组差点当场翻脸,气氛降到冰点。

但幸好,在他们的傲气之间,有一个善于周旋的我,总能在关键时刻打圆场,把大家拉回正轨。

组建一个没有懒鬼和推诿的小组太难得了,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才凝聚起这群精英,从面试到日常协作,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。

我绝不能让它散伙,这不仅是工作责任,更是我对团队的承诺。

从小父母就教我,遇到问题要解决,争吵后有情绪正常,关键要调整心态,解决问题才是核心。他们常说:“别让情绪蒙蔽眼睛,行动才是解药。”

我学得不错,实践中不仅能调整自己,比如被误解时深呼吸冷静,还能引导别人,像那次客户投诉风波,我带着团队分析原因、制定方案,最终化险为夷。

和顾沉相处这些年没白费,他看到了我的价值,不止一次在高层会上提到我的协调能力,让我倍感认可。

我笑着问:按你的意思,我能胜任什么职位?

语气轻松,但心里满是期待,希望他能说出一个符合我专业背景的岗位。

“市场拓展部。”顾沉回答得干脆利落。市场拓展部?

不是技术研发或者人事行政?

说了这么多,这职位不仅和我的专业无关——我可是学计算机出身的,整天敲代码的人突然

去跑市场?

也和他对我的评价不符啊,他明明夸我擅长内部协调,怎么突然转到对外了?

我想不通,脱口而出:“为什么?”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困惑,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。

顾沉语气坚定:你适合对外开拓。

他的眼神直视着我,没有丝毫玩笑的意味,仿佛在说一个早已深思熟虑的决定。

我隐约觉得他在调侃我,脑海里闪过他平时严肃的脸,但转念一想,顾沉从不在人事上轻率,这肯定有他的道理。但事实证明,我确实适合对外。

公司成立后,我负责B端市场拓展,这个职位挖掘出了我的潜能,面对客户时我如鱼得水,谈判、公关都信手拈来。

我很喜欢,所以格外在意,每一个项目都拼尽全力。

得到顾沉“没影响”的肯定答复后,我用力挤出一个笑容:

“行,那我先去忙了。”那笑容勉强挂在脸上,掩饰着内心的疲惫。

看着我比哭还难看的笑,顾沉眉头皱成了“川”字:

“去哪儿?”

他的声音低沉,透着一丝担忧,显然看穿了我的伪装。

“工作。”

我简短回应,只想快点离开这尴尬的氛围,找个地方喘口气。

“你确定?”

顾沉追问,语气里带着试探,仿佛在提醒我别冲动行事。

这有什么不确定的:“感情和事业,我总得抓住一样吧。”

话说出口,带着自嘲的意味,心却像被揪了一下,周涛的背叛又在脑海浮现。

顾沉被噎了一下,无奈地摆摆手,结束了对话。

他纵容了我的这次冲动,也没过问我是否还会对周涛穷追不舍,那份沉默里藏着理解,让我稍稍宽心。

我的理智逐渐回笼。回到办公室,我翻看手机,微信里满是评论和私信,帮我拼凑出了周涛的暗度陈仓。

屏幕上充斥着各种消息:

闺蜜小张的安慰、同事的八卦询问、甚至陌生人转发来的截图,每一条都像刀子划开伤口。

我飞快地滑动屏幕,心却越来越冷,很快锁定了一个人,赵强,周涛直属上司——王骏的死对头。

他的头像闪烁,消息格外醒目。

他发来一条信息:“小林,伤好点了吗?我有个朋友在司法鉴定中心,有空可以去验个伤,他或许能帮上忙。”

多么及时的关怀,字里行间透着暖意,但细品之下,那“帮上忙”三字意味深长。

赵强几乎明示我,只要我愿意,他可以进行一些操作,比如伪造证据或施压周涛的单位。

没想到我人生中第一次遇到“霸总”情节,竟是因为有人想搞我前男友,这讽刺让我苦笑出声,却也觉得天赐良机。

我很欣慰,立刻回复:“赵总太客气了,看您时间,我们约个饭?”


更新时间:2025-11-24 21:05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