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六的清晨,阳光正好。
沈清玥以“去图书馆查资料”为由,告别父母,独自一人来到了本市有名的“聚宝斋”古玩街。
街道两旁店铺林立,地摊更是鳞次栉比,各种瓷器、玉器、字画、铜钱琳琅满目,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陈旧而又躁动的气息。
沈清玥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,背着双肩包,看起来就像个来看热闹的学生。但她那双清澈的眼眸扫过摊位上的一件件物品时,却带着一种与外表截然不同的老练和锐利。
“小姑娘,看看我这明朝的青花碗?绝对官窑,便宜卖你!”一个摊主热情地招呼。
沈清玥目光一扫,便看出那碗釉色浮艳,画工呆板,底足火石红做得过于刻意,连高仿都算不上,顶多是件现代工艺品。她淡淡摇头,继续往前走。
她今天的目标很明确——一件很快就会被人发现真正价值,但目前还被埋没的宝贝。
根据前世的记忆,就在这个周末,本市一位资深藏家会从一个不起眼的地摊上,以不到一千元的价格,捡漏一枚清代雕刻大师杨玉璇所作的田黄石薄意山水随形章。几天后,这枚印章在一次小型拍卖会上,以超过十五万的价格成交,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
她仔细地搜寻着记忆中的那个摊位。
终于,在街道中段一个角落里,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——一个头发花白、蹲在地上默默抽烟的老者,他的摊位前零零散摆放着一些杂项小件,看起来十分冷清。
沈清玥的心跳微微加速。她不动声色地走过去,目光状似随意地扫过摊位上的物品。
找到了!
在那堆颜色暗淡的铜钱和几方粗糙的仿制砚台旁边,静静地躺着一枚颜色暗沉、毫不起眼的石头印章。它表面包裹着一层淡淡的包浆,印身随形雕刻着山水纹路,因为年代久远和污渍,看起来灰扑扑的,像是某种廉价的石材。
但沈清玥的“翡眼”几乎瞬间就认出了它!那内敛温润的宝光,那精妙绝伦、刀法流畅的薄意雕工,绝非俗物。
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,蹲下身,先拿起旁边一枚普通的玉扣看了看,又随手拿起那枚田黄石印章,故作天真地问:“老爷爷,这个石头章怎么卖?”
老者抬了抬眼皮,瞥了一眼,瓮声瓮气地说:“那个啊,家里老东西,给三百块拿走吧。”
三百块!沈清玥心中狂喜,这比她预想的还要低。
但她面上却露出犹豫的神色,拿着印章翻来覆去地看,小声嘀咕:“三百啊……就是块石头,刻得还挺好看,就是有点脏……两百五行吗?我买回去当个摆设。”
老者似乎懒得纠缠,挥挥手:“行行行,拿走吧。”
沈清玥立刻从钱包里掏出两百五十元现金递过去,小心翼翼地将那枚印章用手帕包好,放入背包的内袋中。
交易完成,她感觉自己的手心都有些微微出汗。这枚小小的印章,将是她重建商业帝国的第一块基石。
她没有停留,径直走向街尾一家信誉良好的老字号古玩店——“墨雅斋”。
走进店内,一名穿着中式褂子的中年掌柜迎了上来,态度不卑不亢:“小姑娘,想看点什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