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砚阿瑶桂花是著名作者龙肥凤武成名小说作品《渡口桂花香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沈砚阿瑶桂花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老渡口的青石板被三百年的脚印磨得发亮,晨露在石缝里积成小小的镜,映着天边刚冒头的鱼肚白。玄真子盘腿坐在船头,青色道袍的下摆...
渡口桂花香第1章精彩内容
老渡口的青石板被三百年的脚印磨得发亮,晨露在石缝里积成小小的镜,映着天边刚冒头的鱼肚白。玄真子盘腿坐在船头,青色道袍的下摆浸了夜雾,却半点没沾湿——他指尖掐着的清心诀正缓缓转着,将水汽凝成细珠,顺着船舷滚进水里,溅起比针尖还小的涟漪。石缝里还嵌着些桂花碎,是去年深秋落下的,被晨露一浸,倒像撒了把碎金。江面上的雾还没散,像笼着层薄纱,把远处的芦苇荡晕成一片淡青。玄真子望着水面倒影里的自己,忽然想起三百年前第一次来这渡口时的模样——那时他刚修出半仙之体,背着个旧布囊,站在岸边等船,却被个穿粗布衫的老艄公拉住:“道长要不要尝尝我家阿婆蒸的桂花糕?刚出锅的,热乎着呢。”他那时总觉得凡俗吃食沾染浊气,摆摆手就要躲开,却见老艄公手里的竹篮里,桂花糕冒着白气,金黄的糕体上嵌着细碎的花瓣,香气顺着风飘过来,竟让他紧绷了百年的心弦,轻轻颤了一下。“和尚,你那串紫檀珠再转,怕是要把三百年的檀香都磨没了。”玄真子眼也没睁,声音却精准地落到船尾。法明禅师停了手,佛珠在掌心温温的。他袈裟上沾着邙山的黄土,三个月前在那里讲经时,山风卷着纸钱飞过经幡,他弯腰去捡,指腹蹭到块松动的石碑,碑后藏着个泛黄的信封。那信封被雨水泡得发胀,却在封口处留着道浅浅的红痕,像是用胭脂抹上去的——后来他才知道,那是阿瑶当年最喜欢的桃花胭脂,沈砚走时,她偷偷在信封角落抹了一点,说这样能让信带着江南的味道。“玄真,你看岸边。”法明禅师朝柳树方向抬了抬下巴。他记得自己刚剃度时,师父曾说“世间所有相遇,都是前世的重逢”,那时他总觉得是虚妄,直到看见阿瑶蹲在柳树下的模样——耳尖沾着桂花碎,手里攥着片山楂叶,像极了他俗家时,邻家那个总爱偷摘他家桂花的小姑娘。树影里缩着团白,像去年冬天没化完的雪。穿月白裙的姑娘慢慢站起来,月白裙的下摆沾着草屑,走一步就掉一片。那裙子是她用三百年前沈砚送的白绫改的,当年沈砚说“江南的月光最配白绫”,她便把白绫藏在树洞深处,直到去年才舍得取出来,用山泉水泡了三个月,又请山下的绣娘缝成裙子。最惹眼的是她耳后——支银质的桂花发卡别在鬓边,花瓣上錾着细密的纹路,晨光落在上面,映得她耳尖的绒毛都泛着浅金。“我才没躲。”阿瑶跳上船,船身晃了晃,她慌忙攥住船舷,指节发白。船板上还留着老艄公刻的记号,三百年前他总在这里给她划刻度,说“阿瑶你看,这是你等沈公子的第十天,再等五十天,桂花开了,他说不定就回来了”。可老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