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青阿乐是著名作者聪明的一休398成名小说作品《工地连环意外,真凶藏得深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陈青阿乐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 雨下得像天漏了。陈青把快要烧到过滤嘴的烟蒂扔出车窗外,那点红光瞬间就被泥水吞没,嗤地一声,无影无踪。副驾驶上的徒弟...
工地连环意外,真凶藏得深第1章精彩内容
雨下得像天漏了。陈青把快要烧到过滤嘴的烟蒂扔出车窗外,那点红光瞬间就被泥水吞没,嗤地一声,无影无踪。副驾驶上的徒弟小王已经睡着了,轻微的鼾声和车窗外哗啦啦的雨声混在一起,成了这无尽夜班里唯一的伴奏。车里的空气浑浊不堪,带着一股廉价烟草和潮湿警服混合的霉味。仪表盘上,时钟的指针不紧不慢地指向凌晨两点四十七分。对讲机里突然传出的电流嘶吼,像一把生锈的锯子,瞬间锯断了夜晚的沉闷。“指挥中心呼叫七里桥***,收到请回答。”小王一个激灵醒了过来,懵懂地擦着口水。陈青浑浊的眼珠动了一下,慢吞吞地拿起对讲:“七里桥所收到,讲。”“北岸棚户区,永济巷十七号附近,群众报警发现一具男性尸体。请立即出现场。”“收到。”陈青扔下对讲机,发动汽车。警车破旧的引擎发出一阵呜咽,猛地蹿入雨幕之中,车顶红蓝闪烁的灯光,撕开雨夜的一角,映照出北岸逼仄、破败的街巷,像一道流动的伤口。小王手忙脚乱地系好安全带,脸上还带着初出茅庐的兴奋和紧张:“师父,命案?”“屁的命案。”陈青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,像是被这雨泡发了多年,带着一股腐朽的疲惫,“北岸那地方,下雨天滑一跤摔死个把老孤寡,不稀奇。”他太熟悉这里了。每一个拐角,每一块松动的地砖,每一个在夜里还亮着昏黄灯光的小卖部。他在这里穿了十几年警服,从一个小片警熬成了老***,见过的意外比很多人吃的饭都多。警车最终停在一条窄得几乎无法通车的巷口。雨水已经汇成了浑浊的小溪,裹挟着垃圾、落叶和不知名的污秽,哗哗地流向低洼处。现场已经拉起了简陋的警戒线,几个提前赶到的***披着雨衣,像几根黑色的柱子杵在那里。线外围着几个不怕冷的街坊,伸着脖子张望,脸上混杂着恐惧和一种病态的兴奋。陈青和小王套上雨衣,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泥水里。尸体就在一栋老旧的筒子楼门洞旁,蜷缩着,脸朝下趴在水洼里。是个干瘦的老头,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,旁边扔着一个摔变形的旧饭盒,几个馒头滚在泥里。一个***迎上来,压低声音:“陈哥,来了。是叶伯,住这栋楼301的。送夜宵回来,估计是脚滑了,头磕在那块台阶角上了。”他指了指门洞边缘一块明显尖锐的破损处。现场痕迹看起来天衣无缝。雨太大了,什么痕迹都快冲没了。小王拿出相机,例行公事地拍照。闪光灯在雨夜里一次次惨白地亮起,照亮老人枯槁的手和花白的头发,像一幕无声的哑剧。陈青蹲下身,戴上手套,浑浊的眼睛像老旧的相机镜头,习惯性地开始对焦。雨水顺着他雨帽的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