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夜朱元璋是著名作者丹丹顶鹤成名小说作品《我在明朝卖大米,一朝成了皇叔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朱夜朱元璋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洪武二十五年,金陵。朱夜站在德云楼的窗边,楼下是秦淮河畔的喧嚣。十年了。他来到这个叫大明的朝代,已经整整十年。有时候他会怀...
我在明朝卖大米,一朝成了皇叔第1章精彩内容
洪武二十五年,金陵。朱夜站在德云楼的窗边,楼下是秦淮河畔的喧嚣。十年了。他来到这个叫大明的朝代,已经整整十年。有时候他会怀疑,那二十多年在红旗下成长的记忆,不过是一场光怪陆离的南柯一梦。可脑子里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,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,自己是个异类。穿越这事儿,搁谁身上都挺玄乎。但朱夜的开局,堪称地狱模式。没有魂穿到王公贵族身上,更没有系统老爷子送温暖。他醒来时,躺在一口薄皮棺材里,身上穿着一套崭新的寿衣。周围是乱葬岗,乌鸦在头顶盘旋,叫声渗人。关于这具身体的记忆,一概没有。他成了这大明朝千千万万流民中的一员,一个没有身份文牒的“黑户”。这年头的身份制度,比他想象的要严苛百倍。大明子民,生下来就要上“鱼鳞黄册”,那是朝廷登记户口、征收赋税的根本。没有黄册,你就是不存在的人。种地?地是国家的,分到各家各户的,你一个黑户凭什么种。经商?没有官府发的路引,出个城门都费劲,被人抓住就是流窜犯。参军?人家要查你祖上三代。科举入仕?你连自己姓甚名谁都得现编,考个锤子。这就是朱元璋治下的大明,一个秩序森严到令人窒息的时代。对朱夜这种黑户来说,活着,就是一种奢望。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,他至今记忆犹新。他啃过草根,吃过观音土,为了一个发霉的馒头跟野狗打过架。也是在那时候,他遇到了林成。一个比他大几岁的河南汉子,同样是没了土地的流民。林成教他怎么分辨能吃的野菜,怎么在寒夜里找个避风的破庙,怎么在人前装孙子才能讨到一口吃的。两人结伴,从南走到北,又从北走到南。直到在大同府外的一个村子,他们遇上了打草谷的蒙古散兵。那不是战争,是单方面的屠杀。林成那个平日里憨厚老实的汉子,为了护住村里的几个娃娃,拎着根木棍就冲了上去,然后被一刀捅穿了胸膛。朱夜当时脑子一片空白,抄起一把豁了口的柴刀就想去拼命。他没想过报仇,也没想过什么家国大义。他就是觉得,林成死了,他一个人活着也没什么意思。就在他要被马蹄踩成肉泥的时候,一支明军从天而降。为首的大将,正是凉国公蓝玉。蓝玉的兵马砍瓜切菜一般解决了那伙散兵。事后,蓝玉见他一个半大少年,浑身是血,手里还死死攥着柴刀,颇为赏识他的血性。“小子,有种。想不想入伍吃粮?”朱夜拒绝了。他告诉蓝玉,他想给死去的同伴立个坟,然后堂堂正正地活下去。蓝玉没强求,反而给了他一封信,让他去金陵应天府,凭信可以落个农籍。有了户籍,就等于有了“身份证”,不再是任人欺凌的流民。朱夜揣着那封救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