缂丝巷的“守墓人”我用千年手艺绣出女性图鉴全文阅读(林砚赵琳)最新章节_缂丝巷的“守墓人”我用千年手艺绣出女性图鉴全文阅读
林砚赵琳是著名作者辰灭枫成名小说作品《缂丝巷的“守墓人”我用千年手艺绣出女性图鉴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林砚赵琳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第一章墨线困局:从影子绣工到手稿觉醒缂丝巷的晨雾还没散,林砚已经坐在了老铺子的绷架前。杉木桌案上,父亲留下的《缂丝图谱》被...

缂丝巷的“守墓人”我用千年手艺绣出女性图鉴第1章精彩内容

墨线困局:从影子绣工到手稿觉醒缂丝巷的晨雾还没散,林砚已经坐在了老铺子的绷架前。杉木桌案上,父亲留下的《缂丝图谱》被摩挲得封皮发毛,扉页“丝不乱,心不慌”五个字,是父亲用朱砂混着丝线胶写的,红得像凝固的血。今天是父亲去世满三个月的日子。巷口的老槐树落了第三轮叶,林砚的手指上,新添的茧子已经盖住了旧的——那是这三个月里,绷竹框、理经丝、穿梭子磨出来的。她守着这家“林记缂丝”,严格按着父亲临终前的叮嘱来:“守住手艺就行,别折腾,咱们做绣工的,按线稿绣好活,饿不死。”可“饿不死”的日子,藏着说不出的憋屈。巷尾刘姐的“锦绣坊”每天门庭若市,隔着半条巷都能听见她跟客户谈设计的笑声。刘姐接的是“主题设计单”,客户要绣什么、怎么绣,全听她的,一幅“百鸟朝凤”能卖八千块。而林砚只能接“代工绣制单”——客户的需求全靠设计师转达,她连客户的面都见不着,一幅同样复杂度的仕女图,代工费只有两千块,还得看设计师的脸色。“林砚,赵琳设计师的线稿到了!”巷口快递员的喊声打断了她的思绪。林砚快步接过来,牛皮纸信封上印着“鎏金”品牌的logo,是她上个月好不容易托人接到的奢侈品订单——“四季仕女”系列,四幅图,绣完能拿到一万二,够她交半年房租。拆开信封,赵琳的线稿和便签一起掉出来。便签上的字跟她的人一样锋利:“秋仕女按线稿绣,眉眼垂三分,裙摆缠枝纹别露骨,记住,要柔弱,要符合品牌对‘东方女性’的定位,别加你自己的想法。”林砚捏着那张便签,指腹蹭过“别加你自己的想法”几个字,心里像被梭子尖扎了一下。她见过赵琳,上个月在巷口的咖啡馆,赵琳穿着米白色西装套裙,指甲涂得正红,跟刘姐聊天时说:“女人做设计,要么按市场来,要么就别做。那些想绣‘自己东西’的,都是自寻死路。”可她还是点了头。父亲说过,按线稿绣,准没错。接下来的半个月,林砚把自己关在铺子里。理经丝时,她特意选了最细的桑蚕丝,这样绣出来的仕女裙摆会更透;缠枝纹用“通经断纬”的技法,每一针都控制着力度,生怕线迹太粗,破坏了“柔弱感”。绣仕女的眉眼时,她反复比对线稿,把眉峰压得低了又低,眼尾挑得浅了又浅,直到镜子里的自己看了都觉得,这仕女温顺得像株没风骨的菟丝花。交货那天,林砚特意把仕女图装在了紫檀木画框里,擦得一尘不染。赵琳的工作室在巷外的写字楼,落地窗外能看见整个缂丝巷。林砚刚把画框递过去,赵琳扫了一眼,突然“嗤”地笑出了声。“这就是你绣的?”赵琳伸手
全部章节
全文阅读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