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拾沈琢之是著名作者又大又甜大蕃茄成名小说作品《琢玉记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阿拾沈琢之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一大靖景和三年,霜降。青州城的风裹着碎冰碴子,往人衣领里钻。城南的破庙里,乞儿阿拾正蹲在香案下,用一块豁了口的粗瓷碗接房梁...
琢玉记第1章精彩内容
一大靖景和三年,霜降。青州城的风裹着碎冰碴子,往人衣领里钻。城南的破庙里,乞儿阿拾正蹲在香案下,用一块豁了口的粗瓷碗接房梁上漏下的雪水。碗是今早从城西酒楼后门捡的,边缘缺了两大块,接水时像个筛子,滴得他手背生疼。“阿拾,给口热水呗?”角落里,老瘸子缩着脖子咳嗽,破旧的棉袄露出棉絮,风一吹就飘起来,像极了庙外树梢上挂着的残叶。阿拾把碗往他面前递了递,碗里只剩小半碗浑水,还浮着两粒尘土。“没有热的,凑活喝吧。”他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,这是上个月冻的,嗓子一到冷天就疼得说不出整话。老瘸子却不接,只是盯着他怀里的东西——那是块巴掌大的石头,灰扑扑的,表面坑坑洼洼,边缘还带着棱角,是阿拾昨天在城外河沟里捡的。昨儿下了场雨,河沟涨水,这石头被冲上岸,阿拾见它比别的石头沉些,又摸着手感温润,便揣进了怀里。“你说你,捡块破石头当宝贝,”老瘸子嗤笑,“能当饭吃?还是能当衣穿?”阿拾把石头往怀里又塞了塞,没说话。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留着这石头,只觉得每次摸它,手心就暖和些,连嗓子的疼都能轻几分。就像去年冬天,他冻得快死时,怀里揣着的半块干硬的窝头,明明填不饱肚子,却能让人多撑两天。正说着,破庙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,风卷着雪片扑进来,庙里的香灰被吹得漫天飞。阿拾抬头,看见一个穿着藏青色锦袍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,身后跟着两个挎刀的随从。男人头戴方巾,面容清癯,眼神却亮得很,像能穿透这满庙的破败,直抵人心。“敢问几位,可是来避雪的?”老瘸子立刻堆起笑,挣扎着要起身,却被随从伸臂拦住。男人没理会老瘸子,目光在庙里扫了一圈,最后落在阿拾身上。准确地说,是落在阿拾怀里露出来的那截石头上。他往前走了两步,脚步很轻,锦袍下摆扫过地上的枯草,竟没沾半点尘土。“小郎君,怀里是什么?”男人声音温和,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分量。阿拾把石头往怀里按得更紧,往后缩了缩。他见过城里的富人,要么对他们这些乞儿视而不见,要么就像赶苍蝇似的挥挥手,这般温和问话的,还是头一次。可他不敢松口——在这青州城,乞儿的东西,从来就不算东西。前个月,他捡了个完整的馒头,刚咬一口就被城西的乞儿头抢走,还挨了两拳,肋骨疼了半个月。男人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,从袖袋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子,放在香案上。银子不大,却闪着光,足够阿拾和老瘸子买半个月的窝头。“我不抢你的,只是想看看。若是合眼缘,这银子便换你的石头,如何?”阿拾盯着那银子,喉结动了动。他能想象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