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夏周伯顾言是著名作者雨满成名小说作品《巷口茶摊,记事簿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林夏周伯顾言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青石巷的老槐树又落了一层叶,周伯的“知味茶摊”前,搪瓷杯碰撞的脆响混着炒青的香气,成了巷子里最稳当的底色。林夏把自行车往树...
巷口茶摊,记事簿第1章精彩内容
青石巷的老槐树又落了一层叶,周伯的“知味茶摊”前,搪瓷杯碰撞的脆响混着炒青的香气,成了巷子里最稳当的底色。林夏把自行车往树底下一靠,熟门熟路地拎起桌边的铜壶,给周伯空了的茶杯添满水:“周伯,今天泡的是明前龙井?闻着就不一样。”周伯眯眼笑,指尖摩挲着杯沿的细纹:“你这鼻子越来越灵了,正好,给你看个东西。”他从茶摊抽屉里翻出个泛黄的牛皮本,封面上写着“记事簿”三个歪歪扭扭的字:“这是我年轻时记的,都是巷子里人的小事,你看看,说不定能品出点不一样的味道。”林夏接过本子,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,像触到了旧时光的温度。她坐在茶摊的小马扎上,就着透过槐树叶的碎光,一页页翻了起来。抢来的项目与漏接的电话记事簿第一页,写着“赵宇,文创园,三月初七”。林夏看着这名字,突然笑了——这不就是当年抢了她项目的那个同事吗?那是三年前,林夏还是家广告公司的小策划,手里攥着个“城市文创园”的项目计划书,熬了三个通宵,连园区里每盏路灯该用复古马灯样式还是竹编灯笼,都跑遍老城区做了调研。她满心以为这个项目会落在自己头上,毕竟全公司没人比她更清楚,那些藏在老巷子里的手工艺人,有多盼着有个地方能展示自己的手艺。可周一的项目分配会上,老板却把项目扔给了刚入职半年的赵宇说:“赵宇认识个大投资人,能尽快拉到资金,项目要赶进度,就交给你了。”老板的话像块冰,砸得林夏脑子发懵。散会后,林夏堵在楼梯间问赵宇:“你连园区里有多少个手工艺人都不知道,怎么接这个项目?”赵宇理了理西装领口,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:“林夏,职场不是只看努力的,资源也很重要,再说了,项目要的是结果,谁管过程?”林夏攥着计划书的手指泛白,心里像堵了团湿棉花,闷得慌。她回到工位,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调研数据发呆,连母亲打来的三个电话都没接——她满脑子都是“不公平”,想着怎么找老板争,怎么证明自己比赵宇更适合这个项目。直到下班,她骑着自行车漫无目的地晃,不知不觉就晃到了青石巷。那时她还不认识周伯,只是看见茶摊前的老槐树长得热闹,就停下来歇脚。“姑娘,看你脸色不好,来杯茶?”周伯递过来一杯热茶,茶汤清亮,入口微苦。林夏没忍住,把项目的事一股脑倒了出来,越说越委屈,眼泪都快掉下来了:“我明明做得最好,就因为他认识投资人,我的努力就全白费了……我不甘心,我明天就去找老板闹,就算辞职,也要争个说法!”周伯没劝她,只是指着茶摊旁的老槐树:“你看这树,春天发芽,夏天开花,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