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沈念雨,二十一岁,江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。本来这个月底就要毕业答辩了,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奶奶突然去世了。
电话是大姨沈梅花打来的,她在电话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:"念雨,***她...她走了,你赶紧回来吧。"
我当时正在图书馆写***,听到这个消息脑子一片空白。奶奶今年八十三岁,身体一直很硬朗,前两天还跟我通过电话,问我什么时候回家。怎么说走就走了?
我匆忙收拾东西,坐上回古镇的班车。一路上我都在想,奶奶最后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我说。她从小把我带大,我爸妈常年在外打工,是奶奶教会了我读书写字,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。
古镇的青石板路还是那样湿润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。我背着包快步走向奶奶的老宅,远远就听见哭声传来。
推开黑漆大门,院子里已经搭起了灵堂。奶奶静静地躺在棺材里,脸色苍白但很安详,只是...她的嘴巴是张开的,好像有什么话还没说完。
"念雨!"大姨看见我,又是一阵痛哭,"***走得太突然了,连遗言都没留下。"
二姨沈桃花红着眼睛拉住我:"昨天晚上还好好的,今天早上我来给她送早饭,就发现她坐在绣房里,手里还拿着绣花针,人已经..."
我走到棺材边,仔细看着奶奶的脸。她的嘴巴张得不算太大,但确实是张开的,就像要说什么重要的话。我伸手想帮她把嘴合上,可是试了几次都合不拢。
"别动!"大姨急忙拉住我,"我们都试过了,就是合不上。村里的老人说,这是死者有话要说的征兆。"
我不信这些迷信说法,但看着奶奶张开的嘴,心里确实有些不安。奶奶一辈子最疼我,如果真的有什么话要说,那肯定是对我说的。
"奶奶的遗物都收拾好了吗?"我问道。
二姨摇摇头:"还没呢,绣房里的东西太多了,我们都不敢乱动。***生前最不喜欢别人碰她的绣活。"
奶奶是远近闻名的绣娘,她绣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,尤其是那些古代仕女图,简直就像要从布上走下来一样。小时候我最喜欢坐在绣房里看奶奶飞针走线,她总是一边绣一边跟我讲古代的故事。
"我去绣房看看。"我站起身说道。
大姨犹豫了一下:"那你小心点,别乱碰东西。"
绣房在后院,是一间朝南的房间,采光很好。推开门,里面的摆设还和以前一模一样。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梨花木的绣架,上面绷着一幅还没完成的作品。我走近一看,心脏差点停止跳动。
那是一幅仕女图,画中女子身穿白色长裙,长发如瀑,容貌清雅。但最诡异的是,这个女子的脸居然和我有几分相似!不,不是相似,简直就是照着我的脸绣的!
我颤抖着伸出手,轻***绣布上的人像。针脚细密工整,每一根头发丝都绣得清清楚楚。奶奶的手艺我从小就见识过,但这幅作品的精细程度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。
更奇怪的是,这个绣像女子的嘴巴也是张开的,就像奶奶现在的样子。
我仔细观察着绣房里的其他东西。绣架旁边的小几上放着针线盒,里面的银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。墙上挂着各种已经完成的绣品,大多是花鸟虫鱼,但我发现角落里还挂着几幅人像,都是古装女子,而且...每一个女子的嘴巴都是张开的。
这也太奇怪了。奶奶为什么要绣这么多张嘴的女子?而且还有一幅照着我的样子绣的?
我继续翻找着绣房里的东西,在一个老式的梳妆台抽屉里,我找到了一本用红布包着的册子。打开一看,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,都是奶奶的笔迹。
翻到第一页,上面写着:"念雨我的心肝宝贝,如果你看到这本册子,说明奶奶已经走了。这些话奶奶本来想当面跟你说的,可是时间不够了。你要记住,千万不要在夜里独自待在绣房,千万不要动那些绣像,特别是照着你样子绣的那一幅..."
我的手开始颤抖。奶奶居然早就知道自己会出事?而且她为什么要专门警告我不要动那些绣像?
继续往下看:"我们沈家的女子,祖祖辈辈都有一种特殊的能力。表面上我们是绣娘,实际上我们是符咒师。每一针每一线,都蕴含着特殊的力量。那些绣像不是普通的装饰品,而是用来镇压东西的..."
我的心跳越来越快。符咒师?镇压什么东西?这听起来就像是小说里的情节,但奶奶的字迹清清楚楚就在眼前。
"我们的老宅下面,压着一个不应该存在于世间的东西。几百年来,我们沈家的女子一代代用自己的生命力维持着镇压。现在轮到你了,念雨。你必须学会这些技艺,不然不光是你,整个古镇的人都会遭殃..."
我倒吸一口凉气。这些话听起来太荒诞了,但奶奶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东西?而且她的语气那么认真,不像是在开玩笑。
就在这时,身后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。我回头一看,绣架上的那幅仕女图居然在微微颤动,就像有微风吹过一样。
可是绣房里明明没有风。
我慌忙合上册子,快步走出绣房。刚到院子里,就听见灵堂那边传来大姨的惊呼声。
"怎么了?"我跑过去问道。
大姨指着棺材,脸色煞白:"***的嘴...她的嘴巴张得更大了!"
我看向奶奶,果然,她的嘴巴比刚才张得更大了些,就像要说什么极其重要的话。更诡异的是,我仿佛听见从她嘴里传出一阵微弱的声音,像是在说:"念雨...快跑..."